2018源生坊工作大事记源生坊乡村传承工作大事记 【7】 2006年3月9日一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下乡,第一次走访石屏县巴窝村,曲左村,慕善村,红河县垤施村,建水县龙岔大寨,建立和开展落实“乡村计划”传承普及班相关工作。 【14】 2006年12月,下乡进行普及班工作巡查,送红地毯、护膝护腕(三道红技巧舞教学用具)到巴窝村后宝云传承班,顺道走访桃园村施万恒传承班、核桃村普美芳家,慕善村探访生病的张世林老艺人。 【18】 2007年7月30日—8月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源生坊村寨歌舞团”全体民间艺人一起,在首轮演出季期间特别抽出时间赴石屏县桃园村、巴窝村、曲左村、慕善村、水瓜冲村、建水白显村等地进行“源生坊节目首次乡村巡回演出”,和当地村民进行文化交流并共同欢渡彝族盛大的“火把节”。
【24】 2008年7月—8月,源生坊工作人员等5人组成电视拍摄组,赴云南省红河县阿扎河乡垤施村拍摄彝族垤施歌舞,回程转赴建水龙岔大寨查看乡村传承班工作。 【29】 2009年4月,源生坊工作人员赴云南省西盟县参加佤族木鼓节。 【41】 2011年7月11-16日,源生坊乡村项目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前往建水龙岔大寨,参加当地哈尼族人过传统六月节,并在村寨发动组织村民举办赛歌会,对参加歌咏活动成绩优秀的村民发放奖金总计2000元。 【42】 2011年7月22—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到垤施参加彝族六月年活动,在垤施村组织赛歌会,并向成绩优秀的位村民和小学生发放奖金总计2000元。之后又冒着雨季滑坡的危险赶往元阳县上思上村,探访当地的哈尼族贝马,了解当地民族音乐传承状况。 【44】 2011年11月23一12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领源生坊11位民间艺人赴红河县、绿春县乡村开展“2011年源生坊村寨歌舞团乡村巡演”,这是源生坊继2007年之后组织的第二次乡村巡演。 【45】 2012年1月17日一18日,源生坊“乡村计划—提高班”项目启动。源生坊工作人员赴石屏县巴窝村、桃源村与老艺人后宝云、施万恒一起,在以上两个项目点挑选学员,制定学习科目和教学管理办法,这次工作,为以后彝族尼苏支系滇南四大腔的传承定下了规则,同时也为其它族群地区的提高班项目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典范。 【46】 2012年1月31日一2月1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红河县垤施村建立传承提高班;回程转赴石屏县曲左村、巴窝村、桃园村,检查各村站点乡村提高班开展情况。 【47】 2012年2月25一28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到石屏花腰地区水瓜冲村开展提高班项目。 【48】 2012年3月25日一4月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西盟走访,尝试开办传承班提高班,并采访了佤族艺人多名,包括源生坊老艺人岩兵和西盟老县长隋嘎等人。 【49】 2012年4月21—5月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石屏县、红河县开展乡村提高班第一期考核工作。石屏巴窝村十三人,桃园村十人顺利完成考核,因特殊原因未能参与考核的学员留待下次进行;红河垤施第一期提高班考核全部完成;同时对几位艺人继续深入采访,对滇南四大腔、垤施歌舞加深了解。 【50】 2012年6月14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陪同原中国音乐学员院长、中国非物质遗产文化保护专家委员樊祖荫教授下乡,驱车赴石屏县巴窝村项目点考察提高班传承工作,樊祖荫教授为成绩合格学员发放奖金和证书。 【51】2012年7月4日—7月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第一期证书和奖金的发放,同时开启第二期提高班工作。
【52】 2012年7月24日—7月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前往石屏花腰彝族村子水瓜冲村考核提高班,寻访到两位老艺人,为下一步传承花腰古歌的工作做准备,回程转赴石屏县曲左村进行四弦提高班考核。 【53】 2012年8月3—8月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和民间艺人字汝民(源生坊成员)一起走访了大理巍山的东山、西山、南山等四乡村,沿途考察民族音乐舞蹈,为下一步建立民族歌舞传承村寨选点考察。 【54】 2012年8月12—8月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巍山参加彝族火把节,了解彝族村寨歌舞状况;又到小三家村与毕学军、毕兴龙(源生坊新发展成员)商议,为大刀舞提高班选拔学员,回程转道南涧县,与小三弦传人字正红老师(源生坊新发展成员)商谈开展小三弦传承工作。 【56】 2012年12月27—2013年1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 【57】 2013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大理州巍山县小三家村传承点进行大刀舞传承提高班考核。 【58】 2013年1月26日至1月3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桃园村、巴窝村、曲左村、大理巍山小三家村的四个乡村传承点发放提高班证书和奖金。 【59】 2013年6月6日—6月1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 【60】 2013年7月5日—7月1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红河县垤施村传承点进行第二期提高班证书和奖金的发放,并走访绿春县土嘎村民间艺人普旧芬、李用霞等人,了解乡村民族歌舞现状和商谈传承事宜。 【62】 2013年9月14日—9月1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大理巍山县,在当地民间艺人字如民(源生坊成员)引领下,赴紫金乡参加乡村打歌节,考察和了解当地打歌活动;随后到驱车赴大理南涧县了解字正红老师(源生坊成员)小三弦传承提高班传承情况。 【65】 2013年12月28日—2014年1月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并发放奖金;途中到曲左村看望78岁四弦传承人阿家文(源生坊成员)并了解乡村民族歌舞现状;到哨冲乡慕善村普发珍家(源生坊成员),了解花腰彝族歌舞现状和商谈传承事宜;最后又走访了石屏县龙朋镇老文化站长张金生,并与其探讨乡村民族歌舞的传承。 【66】 2014年2月,源生坊工作人员乘长途公交车,赴石屏县水瓜冲村、慕善村等村落参加花腰彝族传统祭龙仪式(正月初三开始),并考察乡村歌舞仪式,该仪式12年一大轮回,马年为最盛。 【67】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五山腔奖金发放,随后到曲左村看望76岁四弦传承人阿家文(源生坊成员),到哨冲水瓜冲村看望民间艺人普汝昌(源生坊新发展成员);又驱车到石屏县哨冲乡慕善村源生坊民间艺人普发珍家(源生坊成员),商谈花腰歌舞提高班开办事宜。 【68】 2014年7月19日—2014年7月2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交车,赴大理巍山参加彝族火把节仪式,并考察巍山县组织的歌手比赛。火把节为每年7月举办,连续三日庆祝。 【69】 2014年8月22日—8月2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大理南涧字正鸿(源生坊新发展成员)小三弦传承点进行考核;随后到巍山,聘请字汝民(源生坊成员)为源生坊巍山南涧片区项目联络员,并经由字汝民介绍,到中和村、新建大村等探访了当地民间艺人。并前往小三家考察传承情况,安排古歌的传承,发放传承经费。 【70】 2014年12月2日—12月1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带队,组织源生坊20位民间艺人到圭山石林地区和大理巍山地区开展源生坊第三轮乡村巡演。12月4日在圭山小糯黑村进行演出,12月5日前往大理,其后6日在巍山县城,7日在巍山阿朵村,8日在巍山小三家村,9日在巍山紫金乡,11日在昆明创库源生坊演出,共演出6场,行程2000多公里,观演村民2000多人。在昆明的终场演出中,源生坊向17名优秀骨干艺人颁发“2012年源生坊太极传统音乐提名奖”的证书和奖金。 【71】 2015年1月19日—2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3个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随后驱车前往红河县垤施村与王里亮、李文义等民间艺人商量乐器传承问题;又驱车到绿春县源生坊民间艺人普旧芬家了解土嘎村乡村歌舞现状和艺人们的生活现状。 【72】 经过2015年1月与昆明石林圭山糯黑村毕兴学(源生坊新发展成员)的多次商议,2015年2月25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抵糯黑村毕兴学家里,走访“霸王鞭”优秀老艺人何云峰(源生坊新发展成员),四人一起详细商议在糯黑村开办何云峰“霸王鞭”传承班事宜。 【73】 2015年3月3日,石林圭山糯黑村何云峰“霸王鞭”传承班第一期正式开课,学员9名,学期 2个月。 【74】 2015年3月17日—2015年3月2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参加了桃园村第三届民族民间歌舞节,代表源生坊到场祝贺并带去源生坊资助款3000元,,购买350对烟盒在歌舞节上对优秀表演队伍进行奖励。第二天随即发放提高班白话腔、思念调奖放,并与民间艺人商讨下一阶段的传承工作。 、 【75】 2015年7月22日—23日,源生坊信卫波、粟小殷驱车,赴石林县大糯黑传承点进行霸王鞭提高班结业考核。 【76】 2015年8月8日—2015年8月1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大理巍山参加彝族火把节,寻找优秀民间艺人,并到巍山小三家、南涧查看毕摩经和小三弦的传承情况。 【78】 2015年11月23日—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乡村2个传承点进行提高班考核,考核内容桃园村提高班情歌、慕善村花腰杂调、过黄河。 【80】 2016年1月20日—27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楚雄、大理、丽江一线对参与2015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民间艺人和基层干部进行回访 【81】 2016年3月7日—1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师宗、丘北一线对参与2015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民间艺人和基层干部进行回访,并到麻栗坡县探访铜鼓舞国家级艺人陆孝忠。 【82】 2016年3月19日—20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参加了巴窝村传承班10周年庆,源生坊资助款3000元,购买烟盒在歌舞节上对优秀表演队伍进行奖励。第二天到临近的桃园村发放提高班情歌调奖金,并与民间艺人商讨下一阶段的传承工作。 【83】 2016年4月28日—29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林县月湖村、大糯黑村补发2015艺术节艺人车旅费、误工费,并与月湖村艺人商谈传承事宜。 【84】 2016年6月16日—2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姚安县、大姚县、师宗县、墨江县的几个乡村,建立和开办源生坊新的传承项目,同时也为2016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寻找新的节目,历时11天,路途行驶2100多公里。 【85】 2016年8月21日—23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州石屏县巴窝村后宝云传承点进行提高班“情歌”考核。 【88】 2017年1月14日—1月16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龙朋镇,发放2016艺术节海菜腔音乐会艺人排练误工费,并与普美芳提高班老师、学员签订滇南四大腔传承协议;随后驱车前往石屏县哨冲镇,发放普发珍传承点提高班“杂调”、“过黄河”考核奖金。 【90】 2017年3月23日—4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金平县、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江城县、墨江县16个村,开展源生坊传承点传承工作,同时发放了5个传承点的2017年“乡村茶水费”;并对参与2015和2016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民间艺人和基层干部进行了乡村回访。 【93】 2017年5月10日—5月1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石屏县龙朋镇桃园村参加民间艺人施万恒的妻子的葬礼;并驱车前往石屏县哨冲乡曲左村发放“乡村茶水费”,拍摄四弦传承教学视频,同时与艺人阿进旺和其新招收的两位年轻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准备开办新的四弦提高班。 【94】 2017年7月19日—7月2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搭乘长途公共汽车赴石林县月湖村,进行民间艺人音乐录音歌词整理,同时了解月湖村民族传统音乐歌舞传承情况。 【95】 2017年8月15日—8月2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赴红河县垤施村、普春村委会罗么村进行艺人音乐录音歌词整理;并在垤施村公房举办了“垤施音乐歌舞历史回顾展”,让垤施村民系统了解垤施歌舞历史,以期唤起大家的传承保护意识,并展示垤施乐器传承教学视频;同时向艺人王里亮、陈习娘了解乐器制作,为下一步开办民族传统乐器制作传承班做前期准备。 【98】 2017年11月11日一1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姚安县马游村,与当地艺人商谈开办彝族梅葛传承提高班事宜 【99】 2017年11月17日一20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丽江市永胜县营盘村,对参与2015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他留民间艺人进行回访。(与计划是在2016年1月进行艺术节回访,当时到达丽江后,由于去往永胜县的道路结冰,所以取消了原定计划)。 【101】 2018年1月5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石林县月湖村、圭山镇,在当地艺人毕兴学夫妇的带领下寻访阿诗玛唱腔老艺人,为开办阿诗玛唱腔提高班做前期摸底、筹备工作。 【102】 2018年1月15日至22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德宏州盈江县、陇川县,对参与2016源生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的景颇族民间艺人进行回访,沿途到芒市、瑞丽等地拜访当地民间艺人,同时也为2018年艺术节寻找节目。 【103】 2018年1月27日至2月1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对高良乡马玉杰苗族芦笙提高班进行考核,学员全部通过考核并发放了奖励,同时到高良乡坡业村建立了陶兴文苗族芦笙乡村茶水费传承点,并拍摄了陶兴文苗族葬礼芦笙传承教学片。 【104】 2018年2月7日至10日,源生坊工作人员驱车前往石屏县龙朋镇,对核桃园村普美芳提高班、桃园村施万恒深化班、巴窝村后宝云深化班进行考核,学员全部通过考核并发放了学习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