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口述》(节选十八)王里亮:他们给我的奖励是一把电吉他



本系列文章节选自《源生坊·民间艺人口述》




在传习馆的时候,这种文化交流性质的演出,搞过很多,所以我也去了好些地方。最远的是去美国。去美国是1999年,2000年又去,2001年还去,去了三次。去美国几次都是雷蒙先生邀请,他是美国的舞蹈家。


6fb84e6agy1g2rpvtfxmqj212w0rpe81.jpg1999-2000,王里亮、李文义受邀到美国参加演出


6fb84e6agy1g2rpvzwugzj212w0qfe82.jpg1999-2000,王里亮、李文义受邀到美国参加演出


6fb84e6agy1g2rpw73ap1j212w0r4hdu.jpg1999-2000,王里亮、李文义受邀到美国参加演出


6fb84e6agy1g2rpwcmnl7j212w0r0e82.jpg1999-2000,王里亮、李文义受邀到美国参加演出


6fb84e6agy1g2rpwhsdvwj212w0r01ky.jpg1999-2000,王里亮、李文义受邀到美国参加演出


1999年是第一次去,是叫什么国际文化交流,搞联合演出,北京有一个,台湾有一个,传习馆就我和李文义,李文义是洛孟的,我们都是垤施歌舞。我们去是福特基金会支持,生活费折合人民币是1万6,工资是4千,比传习馆要高一些。


去了旧金山,在了一个月。印象里面感觉美国和中国不同,农村富的很富,穷的很穷,讨饭的人很多,大街上睡的人也多。还是中国好。见到讨饭的我还给过钱。我们吃饭的时候讨饭的就会来,翻译官告诉我们刚开始的时候不能给,不然会有更多的人来,我给了他们一些钱和吃的。


演出之前,我们学习排练。我们学他们的舞蹈,他们也学我们的舞蹈,互相学习。参加的有法国人、美国人、印度人,有世界各地的人。我教一个非洲的,他们也教我们一些,不知道叫什么的,在地上翻过来翻过去的,我学了,李文义也学了,他学了两天就头晕了,我还好。他们的舞蹈,头晕的不行,身体要好,没有我们的好看。编导白天要排舞,晚上做什么梦都要跟他说,还要告诉他们挖田是怎么挖,砍柴怎么砍的。


(编者注:邀请他们去的是瑞夫·雷蒙,美国纽约挺有名气的一个黑人编导,一般花七八年时间编一个舞,他编的舞都是很现代的,他要问你晚上做梦梦见什么,然后进行讨论,把动作编到舞里面,所以他刚才说的就是他们编舞的过程,还有他们编的那舞蹈最后是获得了那年纽约巴尼艺术节的大奖。)


他们的舞,印度的最好看,但比较难,台湾的那个最难,有点像杂技。没有演出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闲谈。我表演过的乐器有草杆、巴乌,跳的舞有“扭调”、“斗脚”,就是“乐作舞”里面的几个简单的动作。我跳得如何,我自己评价不了,他们给我的奖励是一把电吉他,但不知道是第几名。我的电吉他回昆明的时候被人偷偷换了,他们有点坏,后来我把它送给县文化馆的人。


吉他我不会玩,没学过,我还是喜欢四弦,对吉他不了解。电吉他在美国我们合奏过,我用草杆、四弦合奏,效果很听不出什么来,不协调。垤施歌舞里面用电吉他可以代替三弦。用三弦的弹法来弹吉他。垤施歌舞也是可以改编的,可以试一下,但我没有尝试过。现在“乐作舞”的队形,丁字形就是1983年以后改的。


第二次去美国是2000年。去了纽约、耶鲁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在了两个月,和李文义,也是从传习馆去的。这次见到留学生送我们到机场,回来的时候,那是最难过的。


最高兴的是去耶鲁大学,四十多支草杆发下去给他们吹,四弦三弦他们也抢着弹。我坐在中间,他们要弹的就给他们弹。他们好奇,好玩。听翻译说他们是学音乐的,但草杆不会吹响的都有很多。在耶鲁大学我们在了一个星期,是雷蒙先生带我们去的。


雷蒙先生是艺术家,他家也去过了,不穷也不富,他老婆是日本的,他有几个老婆,穷了也养不起。雷蒙先生还去过建水玩,他叫我带他去。对美国的学生,我不是很了解,在得短,不好评价,好像他们是一部分时间劳动,一部分时间学习,中国的学生我就不清楚了。


第三次去是2001年,也是雷蒙先生邀请去的,第三次在了两个月。在了一星期就习惯了,我印象深的是,去明尼苏达州的时候,杀一只猪烤吃,自己切自己要吃的。前两次去的时候,没见到女的抽烟的,第三次的时候就看见许多女大学生也抽烟,她们还会给我发烟,男的抽的反而少。雷蒙先生还会问做梦见到什么了,木匠是怎么做的这些。


雷蒙先生的舞蹈都是来自生活生产,与我们讨论。他的舞蹈好,融合了多个国家的舞蹈,但放在一起,有点乱,不过还是好看的。我教“乐作舞”,是简单的,难的他们学不来,“摸螺丝”也教了,一蹲下去裤子就开了,我穿的是他们发的服装,他们做的服装一套要半个多月,我去了以后,他们给我定做的,两套衣服,每天晚上还有专门洗衣服的。


去美国搞舞蹈,我的感想是,文化是有很多样子的,自己的好,别人的也好。在美国,我也学英语,但只学会了1、2、3这些数字。我们要好好弄弄文化事业,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垤施歌舞,看到中国的文化,但我最大的想法是,文化事业得有人支持才行。






主编: 刘晓津

责任编辑: 龙成鹏

文编助理: 信卫波

装帧设计: 曹筝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