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生坊音乐论坛将于12月20日举行本次论坛由梦周文教基金会提供资助 论坛背景 彝族870余万人口,有500余万在云南。云南彝族“大杂居,小聚居”,支系较多,地域、族群和文化的多样性异常丰富,是民间音乐的宝库。 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从事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工作近15年,所涉及的项目以彝族居多,且多是学界比较知名的彝族音乐研究或“非遗”保护课题。2015年、2016年,源生坊机构连续举办两届200多位民间艺人规模的乡村音乐歌舞艺术节,并举办了前两次源生坊音乐论坛。 作为“非遗”文化保护的行动组织,此次源生坊主办的音乐论坛旨在从实践角度,以及圆桌讨论和歌舞对话的形式,探究民间音乐在传统村寨、地方和国家等不同维度的状况和处境。这既是对村寨、族群的自然与历史的微观探寻,也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互动与对话。特别强调的是,论坛除邀请了近60位民间艺人和国家、省及州县各级“非遗”传承人外,还有多名代表性地方文化干部,他们熟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间音乐状况,参与了影响至今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展演,但通常又被当下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话语忽略。 此次论坛务实,具体,是不同领域就云南民族民间音乐的过去与现在的真诚对话,也是一次有关村寨生活和地方文化实践的讲述与倾听。 ![]() 论坛方式 论坛以族群为单位,分尼苏(三道红)、罗罗颇、腊罗巴三个专题,主要涉及内容有红河州北部流传滇南四大腔、烟盒舞的石屏、建水,楚雄中部流传梅葛、左脚舞、葫芦笙、四弦的姚安、牟定,以及以打歌著称的大理巍山、南涧。 论坛的活动方式:学术议题的探究,与具体歌舞乐的现场展示、教学结合。此外,还预备了一个专场演出,其中包括长达20余分钟的《海菜腔》。 活动具体信息 本音乐论坛由梦周文教基金会提供资助 时间:2019年12月20日至22日 地点:昆明西坝路101号创库艺术社区源生坊剧场 音乐论坛日程: 12月20日 9:00—18:00 音乐论坛一(尼苏三道红支系) 12月20日 19:30—21:00 节目展演 12月21日 9:00—18:00 音乐论坛二(罗罗颇支系) 12月22日 9:00—18:00 音乐论坛三(腊罗巴支系) 12月23日 论坛结束艺人离昆
|